首页

足j女视频

时间:2025-05-30 06:53:19 作者:京浙两地文化符号展亮相 呈现地域风物与生活美学 浏览量:96531

 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: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“良方”

 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

  近日,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,放眼望去,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,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,长势喜人。

图为村民在管护芡实。岑记华 摄

  “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,流转土地种植芡实,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,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。

  近年来,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,发展生态农业。

  芡实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多生于池沼、湖塘等浅水之中。中医认为,芡实有益肾固精,补脾除湿之功效,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。

航拍芡实种植基地。岑记华 摄

  据了解,太兴村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”的种植模式,种了680余亩芡实。其中,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,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。如今,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。

  “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,在青岭村种了200亩,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,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,亩产值2200元,总产值可达242万元。”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。

 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,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、经济效益好,民众种植积极性高。在管护、采收等农忙期间,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,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。

图为村民在采收藿香。肖梦诗 摄

 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,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,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。

  “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,听说藿香基地招人,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,每天干8小时左右,一天能挣100余元。”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。

 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,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,现在已经成熟了,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,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,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。

  小小中药材,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,也是增收致富的“良方”。目前,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,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,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、芡实1100亩、艾草279亩、紫苏227亩等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华北黄淮等地现立秋以来最大范围大雾天气 多地能见度不足100米

“目前市面中血糖手表的出厂商,无论技术水准还是研发投入都无法和大厂媲美。如果连大公司都没能研发成功的话,那么这些血糖手表精准度到底有多高,谁也说不清楚。甚至不排除其中掺杂部分不良商家针对老年人而设下的欺骗陷阱。”何斌说。

直播间里的“受害者家属”:不想要同情的流量

与中国打交道的西方人日益分为两派:一类是“鸽派”,他们被认为态度过于友好,甚至是天真;另一类是“鹰派”,他们态度强硬,并且做好了反击的准备。然而,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错综复杂,往往处于相互依存状态,简单地使用任何一派的合作方式都不合适。

工业和信息化部:截至2024年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8.9万个

当天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、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24年国际算力标准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举办。

绘说现代化丨丰收中国 粮安天下

4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修订版的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。修订后的《管理办法》新增条款,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、控股、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。

民进中央赴贵州安龙开展定点帮扶调研

中国大酒店行政总厨 徐锦辉:我们在广州博物馆里看到了百年前的粤式菜谱之后,就想把这些重新挖掘出来,让广大市民品尝到百年前粤菜的滋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